实时资讯,随时呈递! 当前位置: Home / 新闻 / 微读物

施一伴你读经------富与贵,贫与贱

微读物 | 来源:联系我们-腾龙公司客服.19908888867【开户\ 2020/03/16 阅读:1336


【原文】
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恶:疑问代词,何,怎么。

②终食:一顿饭时间。

③造次:仓碎,急逮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富有和显贵是人人都向往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,君子是不能享受的;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,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,就不会摆脱的。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,又怎么能叫君子呢?君子在一顿饭的时间里也不会背离仁德,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,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,也要与仁德同在。”

【解读】

现在很多人都在感慨,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没有正人君子的时代,看看周围的人,都是一些见利忘义、巧取豪夺、丧尽天良的小人。人们都觉得正人君子的世道已经过去了,又有谁会像孔子说的那样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做事呢?人如果离开仁,心中只有自己,一心想着为自己谋利益,那么不义的行为将会接踵而至,这是母庸置疑的。

《大学》中说“德者本也,财者末也”,这句话先贬抑了财富的地位,而把“德”放在了榜首。而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又用种种的义利之辨来界定“君子”与“小人”,使人在财富面前总要先对自己取舍的态度加上几分自律,以免成为“喻于利”的“小人”。道家也同样如此,老子主张“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”,否定了对贵重财物的崇尚与追求;而庄子则“宁愿曳尾于泥涂”,只求自由、不求富贵。

富与贵的诱惑,摆脱贫贱的要求,其力量实在太大了,是许多人想用毕生的努力达到的目的。有了对富与贵的欲望,想要在任何条件下都坚持走正道,是很困难的。近人张潮曾说过:“为浊富,不若为清贫。”贫穷而光荣,一直是中国历代哲学家、思想家、小说家、诗人,以至一般民众努力塑造而成的一种观念。目的就是劝导人们避免钱财的诱惑,安贫乐道,维持原则与正义。但很多人就是因为抵挡不住诱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俗话说,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
孔子提倡的“安贫乐道”并不是说让人们都去做苦行僧,正当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没有错,但绝不能为了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损害他人的利益。那些通过不义手段而取得的荣华富贵,犹如过眼烟云,县花一现,如浮云一般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要知道,人类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,还有精神生活的层面,在财富所带来的光荣之上,还有“精神生活上的自尊”。

财富可以使人尊荣,但我们也会发现,财富不能给人带来更高层次的尊荣,除非在取舍运用上,能够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意义。否则它不但不能使人尊荣,反而使人耻辱,使人耻辱的财富就是张潮所说的“浊富”。“浊富”的生活内容如同一潭污水,令人望而却步。“浊富”是只知追求金钱,聚敛无度,却缺少智慧来善用金钱,使它发挥正面的作用,也缺少能力,使金钱变为源头活水,能流通,有脉络,使它成为一道清流,在提供个人的滋养之外,也能灌溉周围的田园,并且有利舟條,使财富货畅其流。今天,一些贪官污吏贪桩枉法,获得很多“浊富”,他们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?只能是被绳之于法。从他们身上,我们应该吸取教训,不能为财而不义。

追求个人利益本是人的本性中应有的东西,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之一,对于这一点,孔子也不反对,因为他的理想社会并不是由禁欲主义者组成的。但是,孔子敏锐地看出如果人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,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。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会,人们行义必然能带来利,谋利又完全合乎义,这才是最理想的。

在线客服